趙縣黃冠梨的基本介紹
黃冠梨(皇冠梨):為早熟品種,又名“早黃金”。黃冠梨是河北省石家莊樹研究所用雪花梨為母本,用日本新世紀梨做父本雜交育出的新型極優(yōu)良早熟品種,具有外觀美,品質優(yōu),早果,豐產。趙縣產的黃冠梨外形美觀,果實橢圓,果面黃白,果點類似黃冠蘋果,每個平均250克左右,具有皮薄、肉厚、質細、松軟多汁、酸甜適口的特點,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趙洲種植栽培雪花梨有著超過兩千年的悠久歷史,黃冠梨的品種優(yōu)良,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并于96年被國家正式命名授予“中國黃冠梨之鄉(xiāng)”的光榮稱號。趙州黃冠梨主產石家莊市趙縣及晉州、辛集、藁城市一帶,面積約20萬畝,年產量5億斤左右。其果實豐碩大,平均單果重300余克。最大單果重可達1900克。黃冠梨九月上旬成熟采收,黃冠梨產量高、耐貯運,適應性強,生產前景廣闊。趙州黃冠梨因果肉潔白如玉,如雪似雪而得名。黃冠梨被人們形象的形容為:“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
趙州黃冠梨被檢測出含有多種有機酸、礦物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具有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自秦漢起,被選作歷代宮廷御品,至今仞為國宴佳品。被譽為“天下第一梨”。其果形長果或橢園形,色澤金黃鮮亮,質地脆嫩多汁、風味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最高可達16.5%。
趙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資源豐富,趙縣黃冠梨果實的生長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雨量適中,為生產優(yōu)質梨果奠定了良好基礎。趙縣地下水較豐富,水質好,可為趙縣梨果生產提供優(yōu)質水源。趙縣黃冠梨產區(qū)位于趙縣東部滹沱河故道和南部的沙河沿岸,地處太行山東麓沖積平原,土壤為粉質沙壤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表土疏松,透氣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保肥保水能力,適宜種植趙縣黃冠梨。
營養(yǎng)價值
趙縣黃冠梨可溶性固形物≥12.0%;可滴定酸≤0.15%;維生素C≥6毫克/100克;硬度≥5千克/平方厘米。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記述:"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痛消疫、切片貼燙火傷、止痛不爛"等功能。據現代醫(yī)學研究,雪梨能生津止渴、開胃消食、消痰祛風、醒酒、解瘡毒等。用雪花梨加中草藥川貝、蜂蜜或冰糖等制成的雪梨膏、梨糖漿等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有明顯的療效。雪梨是肝炎、肝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輔助治療果品。因此, 雪花梨被譽為"中華名果"、"天下第一梨"。
產品特點
趙縣黃冠梨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250克;果皮黃色,果面光潔,無銹斑;果皮薄,果心小,果肉潔白;肉質細而松脆,石細胞及殘渣少、汁液多,酸甜適口。
歷史民俗
1977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以雪花梨為母本、日本砂梨“新世紀”為父本雜交培育而成黃冠梨。1978年,播雜交種子并育得實生苗;1979年,定植;1981年開始結果;1990年,進行中試;1996年8月通過農業(yè)部鑒定,并于1997年5月通過河北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趙縣黃冠梨的獲獎榮譽
趙州雪花梨品質獨特,1985年和1989年,兩度摘取全國優(yōu)質水果桂冠;1993年獲泰國曼谷“93年中國優(yōu)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博覽會”金獎,1997年又獲“全國金秋水果電視演藝評比會”最高殊榮“葫蘆島杯”獎。暢銷亞、非、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986年趙縣被農業(yè)部確定為“雪花梨商品生產基地”。
1998年,黃冠梨獲得原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批準對“趙縣黃冠梨”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