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西洋菜的基本介紹
西洋菜是十字花科豆瓣菜屬中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中國的植物學家用“豆瓣菜”當作它的正式中文名。 西洋菜原產歐洲,19世紀,由葡萄牙引入中國,我國、印度和東南亞很多地區(qū)都有野生品種。陽山縣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度的季風氣候區(qū),春秋短而夏日長,晝夜溫差大,溫、光、水資源豐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種植西洋菜。借助這優(yōu)越的先天條件,陽山種植出來的西洋菜色澤青綠色,質地脆嫩、多汁,清香爽口。
陽山西洋菜生產區(qū)具有豐富潔凈山泉水灌溉、晝夜溫差大、露地越夏栽培等特色,并配合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四季可種植,越夏為主:陽山西洋菜以越夏栽培為主,有水栽、旱地種植兩種種植形式,均是利用冬暖夏涼(常年水溫保持18-20℃)的山泉水作灌溉用水,四季可種植,以越夏種植(5-9月)為主。
陽山西洋菜產自桂湘贛粵褶皺帶與桂粵隆起交界地帶廣東省西北部的清遠市陽山縣。保護區(qū)域范圍為陽山縣轄區(qū)域內,主要包括陽城鎮(zhèn)、大崀鎮(zhèn)、小江鎮(zhèn)、江英鎮(zhèn)、秤架鄉(xiāng)、嶺背鎮(zhèn)、黎埠鎮(zhèn)、七拱鎮(zhèn)、青蓮鎮(zhèn)等9個(鄉(xiāng))鎮(zhèn),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2′01″-113°01′06″,北緯23°58′47″-24°55′52″之間。適宜種植面積1200公頃,現(xiàn)有種植面積700公頃,年產量6.3萬噸。
營養(yǎng)價值
陽山西洋菜含粗纖維≤1.2%,每百克含維生素C 37-55毫克,除此之外,還富含鐵、鋅、含鈣、含磷等營養(yǎng)成分。
西洋菜的食用部分為植物的嫩莖葉,其性味甘涼,具有清肺熱、潤肺燥的功效。據(jù)分析研究,豆瓣菜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及少量的維生素D,大量的鐵、鈣等元素。有較高抗衰老素――過氧化物歧化酶。
產品特點
陽山西洋菜植株一般長30-40厘米,莖粗約0.7厘米,莖橫切面近圓,莖節(jié)有抽生須根;色澤青綠色,葉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葉片呈卵形或近圓形;質地脆嫩、多汁,清香爽口。
歷史民俗
我國已有100多年的西洋菜栽培歷史,在廣東、廣西、臺灣、上海、福建、四川、云南等地都有栽培,其中廣東、廣西栽培歷史最久,面積較大。20世紀80年代開始,陽山縣漁水村開始發(fā)展種植西洋菜。2007年,陽山縣大崀村成立西洋菜種植合作社。2014年,陽山縣成為出口農產品國家級示范區(qū)。
陽山西洋菜的獲獎榮譽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正式批準對“陽山西洋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