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線椒的基本介紹
黃平線椒果實長細線型,果長20-30cm,果寬0.9-1.1cm,果細長,順直勻稱,果尖微彎,果面皺,青熟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干椒皮薄油亮,香氣濃郁,辣度適中。
黃平縣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境內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多呈北東、東北東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為黔北高原武陵山脈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為苗嶺山脈的余系,中部為河谷壩子和丘陵地帶。黃平縣境內土地類型以低山中山山地、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土壤呈酸性,土質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中腐殖層厚,適宜黃平線椒的種植。黃平縣獨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土壤生態(tài)為黃平線椒提供了優(yōu)良的栽培環(huán)境。黃平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3-16℃,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24.7℃,日照時數(shù)1104.7小時,晝夜溫差大,黃平線椒在成熟過程中夜溫較低,晝溫較高,同化作用強,有利于線椒著色和維生素C等有機物的積累,黃平縣適宜的溫度有助黃平線椒的營養(yǎng)成分的積累,黃平縣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黃平線椒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光熱條件。黃平縣境內水系十分發(fā)達,主要有源陽河、重安江,平溪河、省嶺詢、野洞河得大小河流100多條境內各類水資源合計 2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徑流量20.8億立方米。為黃平線椒的生長提供了便利優(yōu)質的水資源環(huán)境。黃平縣降水豐富,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每年雨季降水集中在4-10月,此時正值黃平線椒的生長發(fā)有時期,雨熱同期,熱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有利于黃平線椒的生長。
黃平線椒的地域保護范圍:貴州省黃平縣新州鎮(zhèn)、舊州鎮(zhèn)、重安鎮(zhèn)、谷隴鎮(zhèn)、平溪鎮(zhèn)、浪洞鎮(zhèn)、上塘鎮(zhèn)、野洞河鎮(zhèn)、紙房鄉(xiāng)、一碗水鄉(xiāng)、翁坪鄉(xiāng)共8個鎮(zhèn)3個鄉(xiāng),142個行政村、8個社區(qū)和1個居委會,2個工業(yè)區(qū)(谷隴工業(yè)區(qū)和槐花工業(yè)區(qū)),東至谷隴鎮(zhèn)斑鳩村,西至上塘鎮(zhèn)黃泥坪村,南至重安鎮(zhèn)何家寨村,北至紙房鄉(xiāng)西堰村。地理坐標:東經(jīng)107°35'40"~108°12'48″、北緯26°43'46″~27°14'30"之間。黃平線椒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保護規(guī)??偵a(chǎn)面積為2000公頃,年產(chǎn)量2.4萬噸。
產(chǎn)品特點
(1)外在感官特征: 果實長細線型,果長20-30cm,果寬0.9-1.1cm,果細長,順直勻稱,果尖微彎,果面皺,青熟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干椒皮薄油亮,香氣濃郁,辣度適中。 (2)內在品質指標 黃平線椒含蛋白質≥10.5g/ 100g,脂肪≤8.0g/100g,維生素C≥18.5mg/100g,辣椒素≥0.35g/kg。
獲獎榮譽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批準對“黃平線椒”實施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品嘗吃法
辣椒炒肉
1、食材準備:主料:去皮五花肉150克,青椒100g,小米椒50g。
2、調料:醬油30克,香油50克,雞湯75毫升,淀粉75克,芝麻5克(焙好),鹽適量。
3、制作步驟:將去皮五花肉洗凈切成小薄片,用醬油腌好;新鮮的辣椒洗凈切成小片。先往鍋里放少
許食油,燒熟,放入醬油腌好的五花肉,炒熟后均勻置于盤內。重新起鍋,將辣椒干炒,至表面起焦皮時,再放入食油,用猛火炒,然后再倒入剛剛炒熟的五花肉,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調料,拌入少許香油,攪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