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年糕產品包裝如何設計,很多人非常關心,今天四喜亮點包裝設計公司的編輯幫助大家將紅糖年糕產品包裝的設計方法整理出來,文章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紅糖年糕產品的介紹,第二部分是紅糖年糕產品包裝設計方法
紅糖年糕是一道傳統(tǒng)的特色小吃。海南人春節(jié)過年都有吃年糕的習慣。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后,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年糕的種類很多,有用沙糖做的棕色年糕,也有用白糖做的呈銀色的年糕,除蒸、炸外,還可以片炒,味道甜咸皆有。
海南年糕
海南紅糖年糕海南人叫做甜粑。因它是用筐蒸的,故又叫做粑筐。
一筐甜粑,需用七升米,合十四斤。內含四升糯米,三升秈米。另外,還需七條砂糖。它三指大,一扌乍長。通稱糖條,每條重約八兩。把米舂碎,用細目篩斗篩出米粉。用三升水把糖條煮成“糖清”。取一扁形竹筐,用布襯壁墊底。一切都準備好了,就把米粉和“糖清”攪勻,倒入筐中,擱于鍋里蒸。這是一筐公認的標準化傳統(tǒng)甜粑。小鍋蒸不了,需用十八寸大鍋。至少也要蒸三個鐘頭才能熟透。
中國人過年,好像都要做甜粑。人們叫它年糕,也許就是這緣故。但在海南又絕不是過年才做的。做屋升梁,男娶女嫁,生子彌月做日卒歲,都要做粑慶賀一番。年糕含義太窄,所以就統(tǒng)稱甜粑。閨女出嫁,第五日回外家,外家母就要做甜粑送回去。這叫“做第一回”。這名叫得很準確。兩家做了親家,才開創(chuàng)這層親緣關系。我媽外家在水涯。聽上輩人說,水涯婆的“做第一回”最風光。日頭一露面,迎我媽的轎子,就停在門首了。晌午,才把她送回來。通常外家母只做一筐甜粑,水涯婆卻做了兩擔!一擔甜粑,少則也有四十多斤。它讓兩名壯女挑著,扁擔兒也被壓得吱吱叫。從村口走到家,好一段路??!惹得一群倪仔跟著觀看。水涯婆也因此事讓人傳頌一輩子。
一筐偌大的甜粑,把它割開也不是容易的事。用刀?它粘乎乎的,難了。說難也不難。家鄉(xiāng)人是用線“割”的。一條線,一端用嘴咬著,一頭把粑圈住,一拉,就“割”開了。是喜事啊,當然要用紅線。把它“割”成片,就可食用了。也有講究一點的,打幾個雞蛋,放在碗里攪散。用豆油,燒好鍋,然后將沾著蛋漿的粑丟到鍋里煎。三翻兩翻,煎得面上起一層皮,半脆半粘的,好吃極了。
菜品特色
烹飪簡單
營養(yǎng)價值
營養(yǎng)豐富
做法
材料:
糯米粉300g,紅糖1杯半(我是用的那種塊狀紅糖,用小刀刮成小塊來用的),水1杯。
這里用的杯子就是240ml的量杯。
做法:
1、 將1杯水燒開,沖進紅糖里,把紅糖攪化。
2、 將糯米粉倒入糖水里,攪拌均勻。
3、 6寸圓模,鋪好錫紙,錫紙上要刷油,防粘。也可以鋪粽子葉,那樣蒸出來的就更好吃了。
4、 將攪拌好的糊糊倒進圓模里,我是放進高壓鍋里蒸了30分鐘,就好了。
5、 拿出來,晾涼之后再切塊,吃不完的就放入冰箱冷藏。
紅糖年糕包裝如何設計呢?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參考:
1、挖掘產品亮點,突出紅糖年糕名稱及紅糖年糕亮點;
2、運用合適的色彩搭配;
3、設計品牌故事或短句文案;
4、獨特有趣的外形設計;
5、將包裝與細心的服務相結合。
首先,紅糖年糕產品的包裝設計可以說是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對人們的選擇與否起到了比較關鍵的作用。
其次,想要做好紅糖年糕包裝設計需要突出產品的名稱和具有的亮點,同時選擇適合產品的顏色及圖案搭配,或簡約、或夸張等。
再次,可以在包裝設計上搭配一些不同形式,如品牌故事的彰顯,不同顏色的包裝配合一些適應的文案,使購買者能夠產生共鳴,同時達到提升吸引力的作用。
最后,在外觀的設計上,紅糖年糕可以嘗試一些有趣、獨特的設計,比如草莓形狀的飲料盒、像衣架一樣的咖啡包等。同時,在包裝設計時,也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客戶的細節(jié),如鞋盒配備專門的防塵袋等。在價值相近時,更貼心的設計更能贏得人們的青睞。
包裝設計是一門很有趣也很高深的學問。將各種形狀、色彩等搭配運用,以達到獨特、新穎的設計形象,是一門值得深入學習的技能,要想產品買的好,紅糖年糕包裝設計的工作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