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邊馬鈴薯的基本介紹
馬鈴薯是陜西省定邊縣傳統(tǒng)的糧菜兼用作物,也是全縣第一大宗農作物,種植歷史悠久。馬鈴薯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地上莖呈棱形,有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花白、紅或紫色;漿果球形,綠或紫褐色;種子腎形,黃色。多用塊莖繁殖,可入藥。
營養(yǎng)價值
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優(yōu)質淀粉含量約為16.5%,還含有大量木質素等,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面包”。其所含的維生素是胡蘿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紅柿的4倍,維生素C的含量為蔬菜之最。
產品特點
感官特色:
薯形橢圓形,規(guī)整勻稱,單薯重100克至400克,芽眼淺、少,表皮干爽白凈、光滑,白皮白肉,熟食口感綿、香、甜,無麻辣感。
歷史民俗
種植基地規(guī)模大,產量高。馬鈴薯是定邊縣栽培面積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農作物。定邊縣馬鈴薯種植面積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陜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國的七十分之一,成為陜西省馬鈴薯生產第一大縣,在全國位居前列。
定邊縣種植馬鈴薯有近400多年的歷史,在當?shù)匦纬闪霜毺氐鸟R鈴薯文化。這種文化是黃土文化、草原文化、三邊文化的交相輝映,歷史悠久,積淀深邃。2007年“首屆中國定邊馬鈴薯文化節(jié)”的隆重舉行,吸引來國內外1000多位客商和數(shù)萬群眾一起品嘗定邊豐富的馬鈴薯特色食品,享受文化大宴,開展多層次經濟技術交流。通過“文化搭臺、馬鈴薯唱戲”這種有效形式,向世界叫響“定邊馬鈴薯”品牌。
定邊馬鈴薯的品嘗吃法
白水土豆蘸醋
制作:在鍋中放適量清水,將洗凈的土豆放入鍋中水煮,煮至完全熟透,撈起放入盤中即可。
食用:代餐,食用時將土豆表皮撕去蘸上醋便可以直接食用,一般食用2-3個便會覺得很飽。
效果:具有很好的飽腹效果,適合大胃王減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