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觀音竹筍的基本介紹
南岳竹筍,種類頗繁,因而筍的種類亦繁。南岳竹筍,有小筍大筍之分。小筍生長于野嶺竹徑之中,小指般粗細,當春怒發(fā)。大筍包括春筍和冬筍。南岳竹筍主要出產(chǎn)于衡陽南岳衡山,是當?shù)赜忻奶禺a(chǎn)之一。南岳竹筍由于各類多的原因,味道亦是各有所長。南岳竹筍中,以觀音筍為筍之上品。上品竹筍觀音筍,肉質鮮嫩、細膩,干食更能觸及新鮮觀音筍的嬌嫩、細滑,味道仙妙。
傳說觀音筍為農歷正月二十九觀音娘娘生日前后生于小竹下的一種小筍,殼薄,肉質極其細嫩,鮮吃味道鮮美,干吃尤其奇香。南岳人對觀音筍的干吃方法非常講究。他們選購小筍,務在觀音菩薩生日前后數(shù)天,擇其細嫩而肉厚者,先褪去殼,用火煮沸,不至全熟,即取出曬干,然后放置茶油內,用壇貯存,時愈久,味愈香。取出吃時,只略加鹽椒少許,其味無比。不用油浸,用普通浸泡之法加工,也勝于其他一般干筍。觀音筍是寺觀招待賓客的佳肴。
產(chǎn)品特點
肉質鮮嫩、細膩,干食更能觸及新鮮觀音筍的嬌嫩、細滑,味道仙妙。